首页 > 上海妇女网 > 女主角

医学无国界,她们在非洲用心用力服务患者

标签:女主角 | 来源:上海妇女网 | 作者:杨娜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杨娜 发自北京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上个月,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的称号。

11月16日,国新办举行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会。见面会上,五位代表中有两位是女性,她们分别是第14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第25批援马里医疗队队员,湖州市中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朱惠芳和第4、7、8批吉林省援科威特中国医疗队队员、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刘春。两位女性代表分享了在异国他乡如何克服语言困难和艰苦条件,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的精彩故事。

第14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第25批援马里医疗队队员,湖州市中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士朱惠芳

“有人说,在60个寒来暑往中有多少在非洲工作的中国医疗队员,就有多少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在非洲,我虽然远离了家乡和亲人,却也是人生当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和最难忘的经历。”今年56岁的朱惠芳先后两次参加援外医疗队,累计在我国政府援建的中非友谊医院和马里医院工作了三年半的时间,被非洲当地的孩子们唤作“中国妈妈”。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朱惠芳从事护理工作38年,一声声非洲孩子的“妈妈,妈妈”呼唤,是朱惠芳用医者的耐心、爱心换来的。

一位16岁的马里男孩,在上学途中发生了车祸,导致他颈椎伴有脊髓损伤,只能躺在床上养伤。男孩身体除了右上肢能够稍微抬起以外,其他肢体都不能自主活动。因为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再加上马里天气炎热,他不幸发生了很严重的尾骶部压力性损伤。创面又大又深,还伴有严重感染,发出一股臭味。

朱惠芳带领马方的护士一起给他清理伤口换药,“以后的每一天,我都会在他的病床前多待一会儿,除了换药还鼓励他树立康复信心,教给他一些康复的方法,包括教马方护士和他的家人们给他做一些穴位按摩、肢体按摩等。”

小男孩胃口不好,朱惠芳还买了奶粉,带了中国的红枣给他炖汤喝,两个半月的时间过去,男孩那个又大又深的压力性损伤奇迹般愈合了,肢体恢复情况也很好。出院后有一次小男孩回医院复查,正好碰到媒体采访,他冲着镜头就说“这是我的中国妈妈”。

还有一次朱惠芳巡视到马里的重症监护室,发现一个眼部肿瘤手术的8岁女孩在哇哇大哭。询问了马方的护士说她是腹痛,仔细观察发现她的腹胀很明显。得知她已经四天没解大便后,朱惠芳和马方的医务人员沟通,判断是便秘引起的,就请医生开了两个开塞露给小女孩。

“当时塞了两个开塞露以后,她因为肛门口的大便特别硬,所以也还是解不出,我就戴上手套把肛门口很坚硬的、颗粒状的大便用手指慢慢抠出来,抠出来以后因为开塞露的作用就解了很多,孩子马上就破涕为笑了。”朱惠芳说,马方的医务人员也跟着很开心。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医疗队就是这样很乐意去帮助他们,所以医疗队的威望、威信、信任度也都是这样慢慢积累出来的。

第4、7、8批吉林省原科威特中国医疗队队员、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刘春

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刘春,今年62岁,她所在的这支医疗队是针灸推拿治疗方法特色鲜明的一支中医专门团队,援科威特六年间累计治疗病人6000余人,帮助科威特人民减轻了病痛。

“当我最初到科威特的时候,当地人们对针灸的认识还是很少的,人们对小小的银针能治疗疾病也表示怀疑。当他们面对我们的针灸、拔罐这些治疗方法的时候,也都是心存疑虑和恐惧的。”刘春说当科威特人民接受治疗以后,体验到针灸的疗效,恐惧和疑惑的心情就已经转为信任了。

后来刘春和同事们通过开展针刺、拔罐、穴位贴敷这些具有中医传统特色的治疗方式,向患者推广中医疗法,进而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一位患者长期受失眠的困扰,夜间入睡很困难,入睡以后还多梦易醒,心情烦躁,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没办法他就到中医诊所来求治,经过给他实施针灸和穴位按压治疗,一周以后患者的失眠症状就有了明显的改善,连续治疗一个月以后,患者的失眠症状就已经基本消失。

“在我们跟他们治疗的过程当中,与当地民众也产生了深厚的友谊,有些患者在治疗结束以后也成了我们医疗队的好朋友、‘中医粉’。”刘春介绍,当地民众对针灸的治疗方法还是很接受的,对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也很感兴趣,还有人专程来到我们国内的中医院校学习中医,以便他们更加了解中医传统文化。

对于准备加入援外医疗队的年轻医务人员,朱惠芳和刘春作为老队员总结自身经验,给出了真诚的嘱托和建议。朱惠芳说,援外医疗队的队员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开展工作,要学习好交流用语,这样可以更好开展工作,同时也可以更快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
“我们在外工作生活期间,医学无国界,但是我们的医疗队员是有国籍的,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国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我们自己,也代表中国医疗队,更是代表我们祖国。”朱惠芳嘱咐即将踏上援外医疗道路的队友们,要用热情、真诚和平等的心去待人,要用仁心仁术去尽力帮助当地的患者和同仁们解决困难,用心用力去服务好患者。

刘春表示,作为一个合格的援外医疗队员,要有强烈的爱国心、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要有爱心,有责任心。“我希望即将奔赴援外医疗工作的年轻医生们,用你们过硬的技术专长,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服务,更好完成党和国家赋予你们的光荣使命。”

  • 分享:
  • 编辑:杨娜     2023-11-17

评论

0/150